汉字 | 理 |
释义 | lǐ ①<动>雕琢、加工玉石。《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其璞而得宝焉。” ②<动>治理;管理。《诗经•大雅•江汉》:“于~于~,至于南海。” ③<动>料理;整理;整顿。《答司马谏议书》:“为天下~财,不为征利。” ④<形>清明;安定;治理得好。《张衡传》:“上下肃然,称为政~。” ⑤<名>道理;规律;原则;法则。《孔雀东南飞》:“兰芝仰头答:~实如兄言。”《六国论》:“胜负之数,存亡之~。”《伶官传序》:“自然之~也。” ⑥<名>义理。《伤仲永》:“其文~皆有可观者。” ⑦<名>纹理;纹路;条理。《庖丁解牛》:“依乎天~。” ⑧<名>法官;刑狱官署。《报任安书》:“遂下于~。” 【理气】中国哲学上的对基本概念。理指宇宙本体或准则、条理;气指现象或极细微的物质。 |
随便看 |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3890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