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节 |
释义 | jié ①<名>竹节。《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之后,皆迎刃而解。” ②<名>泛指植物的茎节;植物枝干交接之处。《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 ③<名>人及动物的骨节、关节。《庖丁解牛》:“彼~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④<名>时节;季节。《雨霖铃》:“更那堪冷落清秋~。” ⑤<名>节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每逢佳~倍思亲。” ⑥<名>符节;旌节。缀有旄牛尾的竹竿,为古代使者出使的信物。《江城子•密州出猎》:“持~云中,何日遣冯唐?” ⑦<名>礼节;礼仪。《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 ⑧<名>常规惯例。《狱中杂记》:“寝食违~。” ⑨<名>气节;节操。《陈情表》:“本图宦达,不矜名~。” ⑩<名>贞节;贞操。《孔雀东南飞》:“君既为府吏,守~情不移。” ⑾<名>关键;要害。《察传》:“夫乐,天之精也,得失之~也。” ⑿<名>章节;段落。李商隐《杂纂》:“文无句读,书少章~。” ⒀<名>节度;法度;分寸。《荀子•成相》:“言有~。” ⒁<名>一种用竹子编成的可拍击成声的乐器。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 ⒂<名>节拍;节奏。《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而舞。” ⒃<动>节制;节约。《长亭送别》:“趁程途~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 《训俭示康》:“小人寡欲则能谨身~用,远罪丰家。” |
随便看 |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3890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