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辟 |
释义 | bì ①<名>刑法;法律。《左传•昭公六年》:“制参~,铸刑书。” ②<名>君主。《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 ③<动>征召。《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公府不就。” ④<动>通“避”。《殽之战》:“其北陵,文王之所~风雨也。” pì ①<动>开;打开。《促织》:“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不知何词。” ②<动>开辟;开垦;开设。《齐桓晋文之事》:“欲~土地,朝秦楚。”《治平篇》:“隙地未尽~,闭廛未尽居也。”《病梅馆记》:“~病梅之馆以贮之。” ③<动>排斥;驳斥。《答司马谏议书》:“~邪说,难任人,不为拒谏。” ④<形>偏僻;僻远。《汉书•萧何传》:“何买田宅必居穷~处。” ⑤<动>比喻,打比方。《孟子•尽心上》:“有为者~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辟谷】古代一种养生之术.不吃五谷,专靠服气长生。《史记•留侯世家》:“乃学~,道引轻身。” 【辟易】1. bì惊退。《史记•项羽本纪》:“赤泉侯人马俱惊,~数里。”2. pì整治。《吕氏春秋•上农》:“地未~,不操床,不出粪。” |
随便看 |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3890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