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yě字级:一部首:乛笔画:3结构:独体 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判断和肯定。《左传·宣公二年》:“董狐,古之良史~。”《庄子·逍遥遊》:“南冥者,天池~。”《战国策·赵策四》:“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用在疑问句尾加强疑问语气。《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怪之,曰:‘此谁~?’”用在因果句尾表示解释。《庄子·逍遥遊》:“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孟子·梁惠王上》:“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用在句中,表示语气的停顿。《左传·襄公三年》:“又问焉。对曰:‘午~可。’”《孟子·滕文公上》:“当是时~,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副词。表示同样、并行等意义。黄庭坚《虞美人》词:“天涯~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表示强调,含有“甚至”等意思。苏轼《水龙吟》词:“似花还似非花,~无人惜从教坠。”(惜:爱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