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言文汉字:

 

汉字
释义 字级:一部首:贝笔画:6结构:左右

准则,法则。《诗经·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不远。”《汉书·贾谊传》:“合散消息,安有常~?”

效法。《论语·泰伯》:“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之。”《史记·夏本纪》:“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禹。”

等级。《汉书·叙传下》:“坤作地势,高下九~。”

副词。用于加强判断,相当于“乃“﹑“即”。《孟子·公孙丑下》:“此~寡人之罪也。”《史记·大宛列传》:“其南~大夏,西~安息,北~康居。”表示范围,相当于“仅“﹑“只”。《荀子·劝学》:“口耳之间~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论语·为政》:“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殆。”《庄子·逍遥遊》:“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常“则……则”并用,有加强对比的作用。《论语·述而》:“用之~行,舍之~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荀子·正论》:“内~百姓疾之,外~诸侯叛之。”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反倒”。《孟子·梁惠王下》:“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不得免焉。”《论语·子路》:“欲速~不达,见小利~大事不成。”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倒是”。《墨子·鲁问》:“难~难矣,然而未仁也。”《庄子·天道》:“美~美矣,而未大也。”表示出乎意外,发现了新的情况,相当于“竟“﹑“却”。《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在舟中矣。”《论语·微子》:“使子路反见之,至~行矣。”表示假设,相当于“假如”。《左传·定公八年》:“公子~往,群臣之子敢不皆负羁绁以从?”《史记·高祖本纪》:“今~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法~轨~何~楷~壸~丽~模~柔~上~物~宪~贻~日中~昃
随便看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56651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22: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