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笏,君臣朝见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比画或在上面记事,以备遗忘。古代自天子到士都执笏,后世只有品官执笏,到清代始废。又名手板。《穀梁传·僖公三年》:“搢~而朝诸侯。”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既成礼,明日造朝,至外廷,荐~言于卿士曰:‘某子冠毕。’”
量词。条,块。铸金银为条板,形状像笏,因称一条为一笏。《夷坚三志·漳士食蛊蟇》:“于数匹绢内贮白金三大~。”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56651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