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言文汉字:

 

汉字
释义 xiǎo字级:一部首:小笔画:3结构:独体

小。与“大”相对。《左传·宣公三年》:“楚子问鼎之大~轻重焉。”《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是以圣人不亲细民,明主不躬~事。”

使变小。《孟子·梁惠王下》:“匠人斫而~之。”《吕氏春秋·慎大》:“凡大者,~邻国也。”

以为小,小看,轻视。《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鲁,登泰山而~天下。”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之。”

细。《周礼·考工记·轮人》:“毂~而长则柞。”(柞:通“窄”。)

精细。杜甫《洗兵马》诗:“成王功大心转~,郭相谋深古来少。”

狭隘,不足。《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自用:自以为是。)

短暂。《庄子·逍遥遊》:“~年不及大年。”苏轼《和桃花源诗》:“桃源信不远,藜杖可~憩。”

年幼。《世说新语·言语》:“~时了了,大未必佳。”

年幼的人。《墨子·号令》:“男女老~,先分守者,人赐钱千。”《北史·杨逸传》:“其老~残疾不能自存活者,又于州门造粥饲之。”

稍微,略。《孟子·尽心下》:“其为人也~有才。”韩愈《论淮西事宜状》:“~不如意,即求休罢。”

低微。《孟子·万章下》:“不辞~官。”

品质坏的人。王褒《四子讲德论》:“信任群~,憎恶仁智。”

谦辞。称自己或与己有关的人或事物。见“小人“﹑“小子”等。

通“少”(shǎo)。《敦煌曲子词·捣练子》:“堂前立,拜词娘,不角眼中泪千行,劝你耶娘~怅望。”(词:通“辞”。角:通“觉”。)

~丑~妇~功~户~极~见~君~康~敛~令~年~寝~人~戎~生~试~童~小~刑~学~雅~言~篆~子~宗~戴礼~惩大诫~廉曲谨褊~痴~短~杪~群~少~生~小~寡~君两~无猜
随便看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56651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8: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