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㪟diāo字级:一部首:攵笔画:12结构:左右 彩画,刻画。《诗经·大雅·行苇》:“~弓既坚,四𬭤既钧。”(𬭤:箭。) 敦㪟duī治理。《诗经·鲁颂·閟宫》:“~商之旅,克咸厥功。” 投掷。《诗经·邶风·北门》:“王事~我,政事一埤遗我。” 孤独的样子。《诗经·豳风·东山》:“~彼独宿,亦在车下。” 敦㪟duì盛黍稷之器,圆形,有足,有盖。《荀子·君道》:“斗斛~槩者,所以为啧也。”《礼记·明堂位》:“有虞氏之两~。” 通“憝”。怒,怨。《荀子·议兵》:“有离俗不顺其上,则百姓莫不~恶。” 敦㪟dūn惇厚,淳厚。《孟子·万章下》:“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后汉书·张纯传》:“纯以~谨守约,保全前封。” 盛多。《荀子·儒效》:“知之而不行,虽~必困。”《战国策·齐策一》:“家~而富,志高而扬。” 重视。《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说礼乐而~诗书。”《后汉书·王涣传》:“晚而改节,~儒学,习《尚书》。” 督促,勉励。《孟子·公孙丑下》:“充虞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匠事。’”陆九渊《本斋记》:“各共其职,各~其功,以成雍熙之治。” 敦㪟dùn竖。《庄子·列御寇》:“伯昏瞀人北面而立,~杖蹙之乎颐。” 土堆。见“堥(móu)敦”。 敦㪟tuán团,圆。《诗经·豳风·东山》:“有~瓜苦,烝在栗薪。” 聚拢的样子。《诗经·大雅·行苇》:“~彼行苇,牛羊勿践履。” 敦㪟tún驻扎,屯聚。《汉书·礼乐志》:“神之斿,过天门,车千乘,~昆仑。”《后汉书·马融传》:“山~云移,群鸣胶胶。” ~本~崇~笃~固~厚~洁~敬~厖~勉~敏~睦~慕~朴~尚~序~悦~阅~至~比~琢浑~困~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