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言文汉字:

 

汉字
释义 jiè字级:一部首:人笔画:4结构:上下

疆界。《诗经·周颂·思文》:“无此疆尔~,陈常于时夏。”(一本作“界”。)

边际,侧畔。屈原《九章·哀郢》:“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之遗风。”

居于二者之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晋阻三河,齐负东海,楚~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海迭兴,更为伯主。”(伯:通“霸”。)《后汉书·窦融传》:“臣融孤弱,~在其间。”

间隔,阻碍。《庄子·田子方》:“其神经乎大山而无~,入乎渊泉而不濡。”《汉书·翼奉传》:“前乡崧高,后~大河。”(乡:向。)

离间。扬雄《解嘲》:“激卬万乘之主,~泾阳,抵穰侯而代之,当也。”(抵:侧击。)

介绍,引见。《战国策·赵策三》:“东国有鲁连先生,其人在此,胜请为绍~而见之于将军。”《后汉书·符融传》:“郭林宗始入京师,时人莫识,融一见嗟服,因以~于李膺,由是知名。”

引见人,在宾主之间传话的人。《礼记·聘义》:“聘礼,上公七~,侯伯五~,子男三~。”

指传送东西或信息的人。阳枋《辞平舟聘礼书》:“腆仪不敢祇拜,敬就来~回纳。”

接近。《穀梁传·文公十五年》:“其远之,何也?不以难~我国也。”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彼~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

助,帮助。《诗经·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眉寿。”

赐予。《诗经·小雅·小明》:“神之听之,~尔景福。”(景:大。)

凭借。《左传·文公六年》:“~人之宠,非勇也。”

副职或随从。《左传·昭公元年》:“元年春,楚公子围聘于郑,且娶于公孙段氏。伍举为~,将入馆,郑人恶之。”《荀子·乐论》:“主人亲速宾及~,而众宾皆从之。”(速:迎请。)

次,次一等的。《左传·昭公四年》:“且冢卿无路,~卿以葬,不亦左乎?”

甲,铠甲。宋玉《九辩》:“谅城郭之不足恃兮,虽重~之何益?”

给……披甲。《左传·成公二年》:“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马而驰之。”《吕氏春秋·察微》:“鲁季氏与郈氏斗鸡,郈氏~其鸡,季氏为之金距。”

甲士,披甲的武士。《左传·宣公二年》:“既而与为公~,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带有甲壳的虫类或水族。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天池之滨,大海之𣸣,曰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之品汇匹俦也。”

坚,坚固。《周易·豫》:“~于石,不终日。”

操守,志节。《孟子·尽心上》:“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后汉书·桓荣传》:“晔字文林,一名严,尤修志~。”

独特,不合群。《后汉书·朱晖传》:“乡党讥其~。”

孤独,独个。《庄子·庚桑楚》:“夫函车之兽,~而离山,则不免于罔罟之患。”《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将军今以三千人下赵数十城,独~居河北,不王无以填之。”

个。《尚书·泰誓》:“如有一~臣,断断猗无他伎,其心休休焉。”

大。《诗经·小雅·甫田》:“报以~福,万寿无疆。”《国语·吴语》:“伯父若能然,余一人兼受而~福。”(而:尔,你。)

见“介介”。

通“芥”。小草。《淮南子·说山》:“犹采薪者见一~掇之。”

比喻微小之物。《孟子·万章上》:“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不以与人,一~不以取诸人。”

细微,微小。《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㉑ 姓。

~次~弟~妇~怀~洁~介~居~绝~立~倪~然~人~士~恃~特~心~众~胄~子保~偪~操~盛~倅~耿~孤~贵~江~介~炯~拘~狷~廉~木~僻~偏~清~裙~绍~使~树~税~驷~纤~孅~一~幽~
随便看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56651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14:2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