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jiè字级:一部首:戈笔画:7结构:半包围 警戒,戒备。《诗经·小雅·采薇》:“岂不日~,玁狁孔棘。”《吕氏春秋·孟冬》:“坿城郭,~门闾,修楗闭,慎关籥。” 警惕。《国语·晋语六》:“夫贤者宠至而益~。”《荀子·儒效》:“家富而愈俭,胜敌而愈~。” 谨慎。《孟子·滕文公下》:“往之女家,必敬必~,无违夫子!” 警告,告诫。《荀子·成相》:“观往事,以自~。”《后汉书·顺烈梁皇后纪》:“常以列女图画置于左右,以自监~。” 鉴戒。《吕氏春秋·贵直》:“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 告诉,叮嘱。《国语·鲁语下》:“齐闾丘来盟,子服景伯~宰人曰:‘陷而入于恭。’”《汉书·高帝纪上》:“~沛公曰:‘旦日不可不早自来谢。’” 告请,约请。《吕氏春秋·慎小》:“卫献公~孙林父、宁殖食。”《史记·卫康叔世家》:“十八年,献公~孙文子、宁惠子食,皆往。” 命令。《国语·晋语五》:“乃发令于太庙,召军吏而~乐正,令三军之钟鼓必备。”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晞不解衣,~候卒击柝卫太尉。” 戒除。《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之在色。”《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恩使客节酒、~肉、慎火。” 斋戒。《庄子·达生》:“十日~,三日齐。”(齐:斋。) 佛教的戒律。《一切经音义》卷一四:“~,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婆罗,此译云禁~者,亦禁义也。” 准备。《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尔车乘,敬尔君事。”《孟子·梁惠王下》:“景公悦,大~于国,出舍于郊。” 文体的一种。萧统《文选序》:“次则箴兴于補阙,~出于弼匡。” 通“届”。至,到。《诗经·商颂·烈祖》:“亦有和羹,既~既平。” 通“界”。界限,分界。《新唐书·天文志一》:“而一行以为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 姓。 ~饬~𠡠~敕~旦~具~涂~途~行~朝~属~装惩~敕~镜~炯~咎~勑~三~申~受~曙~宿~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