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言文汉字:

 

汉字
释义 bǎn字级:一部首:木笔画:8结构:左右

木板。《诗经·秦风·小戎》:“在其~屋,乱我心曲。”《后汉书·向栩传》:“常于灶北坐~床上,如是积久,~乃有膝踝足指之处。”

泛指板状物体。皮日休《寒日书斋即事》诗:“盆池有鹭窥𬞟沫,石~无人扫桂花。”

筑城筑墙时所用的夹墙板。《左传·宣公十一年》:“平~干,称畚筑。”柳宗元《终南山祠堂碑》:“斩~干,砻柱础,陶瓴甓,筑垣墉。”

表示墙的高度或长度。一般认为高二尺、长八尺为板。《战国策·赵策一》:“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围晋阳而水之,城下不沉者三~。”《公羊传·定公十二年》:“五~而堵。”

古代刻在板上的诏书、官府文件、簿籍。《后汉书·杨赐传》:“宜绝慢慠之戏,念官人之重,割用~之恩,慎贯鱼之次,无令丑女有四殆之叹,遐迩有愤怨之声。”《南史·谢灵运传》:“发兵自防,露~上言。”《南齐书·虞玩之传》:“今户口多少,不减元嘉,而~籍顿阙,弊亦有以。”

板授,以板刻的形式委任下属官员。《南齐书·褚炫传》:“~炫补五官。”《北史·秦族传》:“大统中,~雚鄜城郡守。”

朝笏,古代官吏上朝时所持的手板。韦应物《发广陵留上家兄兼寄上长沙》诗:“执~身有属,淹时心恐惶。”杜甫《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诗:“匣琴虚夜夜,手~自朝朝。”

打击乐器名。即打节拍用的拍板。杜牧《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诗:“画堂檀~秋拍碎,一引有时联十觥。”《七修类稿》卷四四:“乐官七人,则举筝、𥱧、箫、~、琵琶、箜篌、凤笙也。”

印板,印刷用的木刻底板。《梦溪笔谈·技艺》:“~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本。”

~板~荡~筑鹤~刻~手~象~用~云~诏~
随便看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56651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0: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