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suǒ字级:一部首:户笔画:8结构:左右 处所,地方。屈原《离骚》:“何~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汉书·高帝纪上》:“后人来至蛇~,有一老妪夜哭。” 位置。《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无~。” 适宜,适当的处所或位置。《诗经·魏风·硕鼠》:“乐土乐土,爰得我~。”诸葛亮《出师表》:“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 意态,情态。《汉书·董贤传》:“上有酒~,从容视贤笑。”又《周亚夫传》:“此非不足君~乎?” 元、明、清时军队的一种建制。《元史·兵志二》:“睿宗在潜邸,尝于居庸关立南北口屯军,徼巡盗贼,各设千户~。”《明史·兵志二》:“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连郡者设卫。” 量词。用于建筑物。班固《西都赋》:“离宫别馆,三十六~。”用于地点或位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 代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人或事物。《孟子·公孙丑上》:“管仲,曾西之~不为也。”《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见无非牛者。” 连词。表示假设。如,若。多用在誓词或咒语中。《左传·宣公十七年》:“献子怒,出而誓曰:‘~不此报,无能涉河。’”《国语·晋语四》:“~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河水。” 助词。和“为”字配合使用,表示被动。《史记·项羽本纪》:“先即制人,后则为人~制。” 数词。表示约数,相当于“许”。《史记·滑稽列传》:“从弟子女十人~,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后汉书·天文志中》:“彗星出天市,长二尺~。” ~欢~生~天~在得~过~行~几~酒~年~失~虚~行在~各得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