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言文汉字:

 

汉字
释义 yǒu字级:一部首:冃笔画:6结构:半包围

与“无”相对,表示领有。《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诗经·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之。”

富有。《诗经·小雅·鱼丽》:“君子有酒,旨且~。”《列子·说符》:“羡施氏之~,因从请进趋之方。”

丰收。《诗经·鲁颂·有駜》:“自今以始,岁其~。”

只有。《战国策·赵策三》:“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赴东海而死耳。”

与“无”相对,表示存在。《战国策·齐策四》:“齐人~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杜甫《登岳阳楼》诗:“亲朋无一字,老病~孤舟。”

发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遂袭我高鱼。~大雨自其窦入。”

为。《国语·晋语一》:“克国得妃,其~吉孰大焉?”

助词。放在名词前,无实义。《诗经·小雅·巷伯》:“豺虎不食,投畀~北。”放在单音形容词前面,无实义。《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蕡其实。”放在动词前面,无实义。《诗经·邶风·泉水》:“女子~行,远父母兄弟。”

尚,仍。曹操《秋胡行》之一:“所谓者真人,道深~可得。”

有的人,有的。《左传·僖公十六年》:“城鄫,役人病,~夜登丘而呼曰:‘齐有乱。’”潘岳《杨仲武诔》:“披帙散书,屡睹遗文,~造~写,或草或真。”

通“域”()。地域,州域。《诗经·商颂·玄鸟》:“方命厥后,奄有九~。”(九有:九州。)

通“佑”(yòu)。帮助。《荀子·大略》:“友者,所以相~也。”

通“又”(yòu)。表示进一层。《论语·公冶长》:“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闻。”《论衡·本性》:“孙卿~反孟子,作《性恶》之篇,以为人性恶,其善者伪也。”加在整数和零数之间。《尚书·尧典》:“帝曰:‘咨!汝二十~二人钦哉!’”《史记·孝武本纪》:“朕临天下二十~八年。”

姓。

~辞~道~的~方~服~故~昊~奇~家~间~截~旧~口~年~顷~秋~如~身~识~事~室~司~数~素~为~谓~郤~心~衅~以~造~秩何~九~妙~区~群~万~无~奄~主~大~年啧~烦言持之~故山上~山
随便看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56651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9: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