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言文汉字:

 

汉字
释义 xià字级:一部首:一笔画:3结构:独体

底部,位置在低处。与“上”相对。《庄子·列御寇》:“在上为乌鸢食,在~为蝼蚁食。”《战国策·东周策》:“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

特指地。屈原《天问》:“上~未形,何由考之?”

时间、次序在后。《墨子·公孟》:“自桀、纣以~,皆以鬼神为不神明,不能为祸福。”《吕氏春秋·禁塞》:“上称三皇五帝之业以愉其意,~称五伯名士之谋以信其事。”

低。与“高”相对。《管子·乘马》:“高毋近旱而水用足,~毋近水而沟防省。”

低于。《墨子·备城门》:“城上为爵穴,~堞三尺。”(爵:通“雀”。)

等次或品级低。《吕氏春秋·贵生》:“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论衡·逢遇》:“才~知浅,不能用大才也。”

臣下,百姓。《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必有甚焉者矣。”《战国策·秦策三》:“为此四者,~乃所谓无王已。”

用作谦辞。《晋书·陆纳传》:“外有微礼,方守远郡,欲与公一醉,以展~情。”(下情:谦称自己的心情。)

轻视。《后汉书·荀彧传》:“古人尚帷幄之规,~攻拔之力。”苏轼《刘恺丁鸿孰贤论》:“此范氏之所以贤鸿而~恺也。”

从高处到低处,降落。《庄子·逍遥遊》:“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不尽长江滚滚来。”

倾,使落下。《墨子·备蛾傅》:“烧传汤,斩维而~之。”

往,到……去。通常指由西往东,由北往南,由上游往下游。《国语·晋语四》:“二年春,公以二军~,次于阳樊。”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扬州。”

下达,颁布。《史记·孝文本纪》:“天子~其事与丞相议。”《后汉书·赵典传》:“朝廷仍~明诏,欲令和解。”

发,派遣。《战国策·齐策六》:“今秦人~兵,魏不敢东面,横秦之势合,则楚国之形危。”

自降身份与人交往,谦恭待人。《吕氏春秋·首时》:“子胥乃修法制,~贤良,选练士,习战斗。”《论衡·道虚》:“倾一国之尊,~道术之士。”

除去,舍去。《周礼·秋官·司民》:“异其男女,岁登~其死生。”《新唐书·陈子昂传》:“今使且未出,道路之人皆已指笑,欲望进贤~不肖,岂可得邪?”

攻克。《战国策·秦策三》:“秦攻邯郸,十七月不~。”《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秋,太祖征陶谦,~十余城。”

投降。《汉书·项籍传》:“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莫肯~矣。”

逊,少于。《荀子·儒效》:“言志意之求,不~于士。”《战国策·魏策一》:“粟粮漕庾,不~十万。”(庾:水漕仓。)

量词。表示动作的次数。《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鱼豢《典略》:“自解其绶以系督邮颈,缚之着树,鞭杖百余~。”

指处于一定的处所、范围、情况等。《汉书·高帝纪上》:“羽大破秦军钜鹿~,虏王离,走章邯。”

方面。柳宗元《驳复仇议》:“今若取此以断两~相杀,则合于礼矣。”

~车~陈~达~第~方~服~宫~官~国~里~吏~流~妻~人~殇~士~世~榻~堂~体~土~帏~帷~贤~庠~意~元~直~走~车泣罪~里巴人~乔入幽班~卑~陛~当~第~殿~都~丰~负~垓~阁~閤~毂~鼓~果~合~户~麾~棘~稷~节~郡~李~林~铃~门~辇~驽~倾~泉~阙~群~日~上~戏~休~岩~足~辇毂~合~手跨~辱瓜田李~每况愈~五行并~五行俱~城~之盟稷~先生日~无双上~其手妄~雌黄屋~架屋月~老人桃李不言,~自成蹊
随便看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56651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