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lǜ字级:一部首:彳笔画:9结构:左右 古代用以定音或占验节气变化的竹管、玉管或铜管。《吕氏春秋·孟春》:“~中太蔟。”《史记·律书》:“武王伐纣,吹~听声,推孟春以至于季冬,杀气相并,而音尚宫。”(宫:音调名。) 音律。《国语·周语下》:“声以和乐,~以平声。” 节气,气候。陆游《春望》诗:“天地回春~,山川扫积阴。” 法令,法则。《周易·师》:“师出以~。”《后汉书·赵憙传》:“吏奉法,~不可枉也。” 效法,遵循。《荀子·非十二子》:“故劳力而不当民务谓之奸事,劳知而不~先王谓之奸心。” 诗的格律。权德舆《裴公神道碑铭》:“比兴属和,声~铿然。”(属和:应酬别人而作诗。)白居易《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诗:“每被老元偷格~,苦教短李伏歌行。” 指格律诗。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四:“建安无偶句,西晋颇有之,日盛月加,至梁陈谓之格诗,有排偶而无粘。沈宋又加剪裁,成五言唐~。”(沈:指沈佺期。宋:指宋之问。) 佛教、道教的戒律。张籍《律僧》诗:“持斋唯一食,讲~岂曾眠?” 衡量。《韩非子·难四》:“五伯兼并,而以桓~人,则是皆无贞廉也。”(桓:指齐桓公。) 约束。《尉缭子·战威》:“先廉耻而后刑罚,先亲爱而后~其身。”李商隐《骄儿》诗:“抱持多反侧,威怒不可~。” 爵命的等级。《礼记·王制》:“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 梳理头发。《荀子·礼论》:“不沐则濡栉三~而止。” ~吕格~六~谋~暮~七~声~失~诗~时~音~郁~月~逫~十二~如~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