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一 |
释义 | 一一 【注释】 ①惟:句首语气词。太始:万物形成之始。 ②道立于一:语见《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形的宇宙本体产生了宇宙有形的混沌状态,有形的混沌状态产生了天和地,天和地又生出阴气和阳气,阴气和阳气交合产生和气,阴气、阳气、和气的运动产生了万事万物。道,指无形的宇宙本体。一,指天地未分时的有形的混沌状态。于,犹乎。见《读书杂志》卷九补。 ③造:始。见《广雅·释诂》。 ④凡一之属皆从一:凡是以“一”为部首、由“一”统属的字,都随从“一”字聚集在一块组成一部。“凡×之属皆从×”,是《说文》建立部首制、区分部首和部属的专用术语。×是部首,其他则是部属。 ⑤古文:本指春秋战国的东方文字。这里“弌”是指古文“一”的别字,不是“弌”比“一”字产生的时代更古。 ⑥於悉切:本书反切是徐铉采用孙愐《唐韵》的音。 【译文】 最初,万物形成之始,道建立了一,后来,才分解为天和地,演化成为万事万物。大凡一的部属都从一。 【参证】 一是数名,人所易晓,不须解释。“惟初太始”四句,不是解释“一”字,而是说明本书立一为首的哲学依据。说得十分堂皇。弌,是晚周字,是“一”的后起字。弋是算筹之类的东西,用以添显“一”的意义。如法炮制的还有 |
随便看 |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0705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