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亥 |
释义 | 亥亥 【注释】 ①荄: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根也。” ②十月:高亨《文字形义学概论》:“古(指夏历)称十月为亥月。许氏以为亥即亥月之亥,亥得音于荄,十月草木根荄育于地下也。许氏又以为十月微阳与盛阴相接,正如人之阴(女)阳(男)相交,人之阴阳相交则生子,故亥字从二象阴阳也。又从二人,后者为男,前者为女,加一曲画,象女怀中抱子咳咳之形,咳咳,小儿貌也。”王筠《说文解字句读》:“乙在二人之左,褢之之状也。咳咳,重言之,似指胞中拳曲之状。”译文照王说。 ③亥有二首六身:语见《左传·襄公十年》。高亨《文字形义学概论》:“(许氏)说明亥之又一写法,孔颖达疏:‘亥,二画为首,六画为身。’篆文亥身只有五画。盖春秋时之写法与篆文稍有不同。又许云‘亥为豕’者,古说以亥代表猪也。”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古者术数家以三十六禽配十二辰,其配亥者则豚也。” ④与豕同:王筠《说文解字句读》:“小徐《祛妄篇》引李阳冰说,古文亥本象豕减一画尔,是字形尚微不同。” ⑤亥而生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天道终则复始,故亥生子,子生丑,复始于一也。” 【译文】 亥,草根。亥代表十月,这时微弱的阳气产生,续接着旺盛的阴气。从二,二是古文上字。 【参证】 甲文作 |
随便看 |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0705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