韙(韪) 是也。从是,韋声。《春秋传》曰:“犯五不韙。”①②,籀文韙,从心。于鬼切(wěi)
【注释】
①犯五不韙:语见《左传·隐公十一年》。不韙,不是,不对。
②:王筠《说文解字释例》:“(愇)《玉篇》在《心部》,注曰:‘怨恨也。’《广雅》:‘怨、愇、很,恨也。’皆不以为韙之籀文,第音不异耳。《集韵·七尾》韙下继收愇字,两字各义,然则宋时《说文》尚无此重文也。”
【译文】
韙,是。从是,韋声。《左传》说:“犯了五种不是。”,籀文韙字,从心。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0705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