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畤 |
释义 | 畤畤 【注释】 ①畤:王筠《说文解字句读》:“(此条)语颇诘屈,似经删并。” ②基址:王筠《说文解字句读》:“畤者,止也。其制,坛而不屋,但有基止。” ③祭地: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所祭之地也。” ④右扶风:《汉书·地理志》有右扶风郡。在今陕西境内。五畤:桂馥《说文解字义证》:“至秦德公卜居雍,而后宣公作密畤,祠青帝;灵公作上畤,祠黄帝;下畤,祠炎帝;献公作畦畤,祠白帝:是为四。并高祖增黑帝而五也。” ⑤好畤、鄜畤,皆黄帝时祭:王筠《说文解字句读》:“此说未详所本。”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作筑。 【译文】 畤,为祭祀天地和五帝所建筑的祭坛,是祭祀的场所。从田,寺声。右扶风郡有五个祭坛。名叫好的祭坛、名叫鄜的祭坛,都是黄帝时代建筑的。有人说,是秦文公建立的。 |
随便看 |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0705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