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言文汉字:

 

汉字
释义

龍(龙) 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凡龍之属皆从龍。力锺切(lóng)

【注释】

①从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与能(熊)从肉同。”参“能”条。

②飞之形:王筠《说文解字句读》:“谓也。”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引王念孙说:“古龍字当作,上象其角,下象其飞腾之形。”

③童省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也。”

【译文】

龍,有鳞甲的动物的首领。能使天地幽暗,也能使天地光明;能变细,也能变大;能变短,也能变长;春分登上天空,秋分潜入深渊。表示肉,象飞的形状;是童省去里为声。大凡龍的部属都从龍。

【参证】

甲文作,金文作。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卜辞或从,即许君所谓童省。从,象龙形;,其首,即许君误以为从肉者;,其身矣。”

随便看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0705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16: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