禡(祃)① 师行所止②,恐有慢其神③,下而祀之曰禡。从示,馬声。周礼曰:“禡于所征之地。”④莫驾切(mà)
【注释】
①:祭名,有三说:一、祭群神。《诗经·大雅·皇矣》:“是类是。”《传疏》:“或类皆祭天神及日月、山川之神。”二、祭军法创始者。朱熹集传:“至所征之地而祭始造军法者,谓黄帝及蚩尤是也。”三、祭馬神。《汉书·外戚叙传》应劭注云:“者馬也。馬者,兵之首,故祭其先神也。”
②师:军队。所止:止息的地方。
③慢:怠慢。
④于所征之地:引文语见《礼记·王制》。
【译文】
禡,军队行进到了止息的地方,担心怠慢了那里的神,就下馬祭祀它们,叫禡。《礼记·王制》说:“在征伐的那个地方举行禡祭。”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0705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