𣹢[涵] 水泽多也。从水,圅声。《诗》曰:“僭始既。”①胡男切(hán)
【注释】
①僭(jiàn)始既:语见《诗经·小雅·巧言》。原文此前有“乱之初生”。僭,谮的假借字。朱熹《诗集传》:“言乱之所以生者,由谗人以不信之言始入而王容不察其真伪也。”按,容义是“水泽多”义的引申。
【译文】
,水泽很多。从水,圅声。《诗经》说:“谗言刚开始进入,君王就已经容纳而不察。”
【参证】
甲文作、。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契文从,古圅字,象圅矢之形。从水,圅声。”《玉篇·水部》:“,或作涵。”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0705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