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綬 |
释义 | 綬綬(绶) 【注释】 ①韨(fú)维: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韨,古文作巿,韡也。韨维谓所以维韨者。谓之綬者,韨佩与革带之间有联而受之者。”按,韨、巿、韡,同物异名,都指蔽膝,遮住大腿至膝部的服饰,与后代的围裙相似。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许君所云‘绂(韨)维’者,谓蔽膝之系,所以系于革带者。”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是綬本维系物之总名。”所以汉代的綬也用以指拴系玉饰和印章的丝质带子。 【译文】 綬,拴系蔽膝的丝带。从糸,受声。 |
随便看 |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0705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