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言文汉字:

 

汉字
释义

 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南方蛮、闽从虫,北方狄从犬,东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此六种也。西南僰人僬侥从人,盖在坤地,颇有顺理之性。唯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乘桴浮于海。”有以也。,古文羌如此。去羊切(qiānɡ)

【注释】

①戎:古代对西部民族的统称。

②从羊:此地牧羊为俗,故从羊。

③从虫:南方卑湿而气暖,虫类蕃殖,故从虫。

④从犬:北方有使犬之俗,故从犬。

⑤从豸(zhì):东方多产貉,故从豸。

⑥六种:王绍兰《说文段注订补》:“六种当为四种。蛮、闽皆从虫,为一种;狄为一种;貉为一种;羌为一种。故云此四种也。古文四作,篆文六作,形近致讹。”

⑦僰(bó)人:春秋前后居住在以僰道为中心的今川南以及滇东一带的少数民族。参“僰”条。僬侥(jiāo yáo):《国语·鲁语下》:“僬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也。”西南人较矮小,故名。

⑧坤地:王绍兰《说文段注订补》:“坤有顺义,其位又在西南,正当僰、僬侥之地耳。”

⑨夷:本书大部:“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东方人善弓矢,故名夷。

⑩不死之国:语见《山海经》。

⑪道不行,欲之九夷,乘桴浮于海:语见《论语·公冶长》。原文如下:“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不得其说。”

【译文】

羌,西方戎族的牧羊人。由人、由羊会意,羊也表声。南方“蛮”族、“闽”族其字从虫,北方“狄”族其字从犬,东方“貉”族其字从豸,西方“羌”族其字从羊:这以上,总共四种部族。西南方的“僰”人、“僬侥”其字都从人,大概是因为他们都生活在西南之地,很有顺从道理的人性。只有东方“夷”族其字从大;大就是人。夷俗仁爱,仁爱的人长寿,那儿有君子不死的国度。孔子说:“仁义之道不能实行,我要到东方的九夷族去,乘着竹木编成的排筏飘浮在大海上。”这话是有原因的。恋,古文羌字像这个样子。

【参证】

甲文作,金文作。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甲文)从人、从羊,与小篆全同。”“羌为殷之敌国。”“又作,象身加缧绁之形。”“古文作恋,盖即之形讹。”

随便看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0705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5: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