𨼱[]① 塞上亭守烽火者②。从③,从火,遂声。,篆文省④。徐醉切(suì)
【注释】
①: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后汉·光武纪》注引前书音义曰:‘边方备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皋,桔皋头有兜零(烟火笼),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燃火,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烟,曰燧。昼则燔燧,夜乃举烽。’”
②塞上亭守烽火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边塞之上守望烽火之亭。”
③从: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其字从,在厄隘之间也。”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筑土为堆,阙其中以举火,故从。”
④篆文: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指)为小篆,则知上为籀文矣。”
【译文】
,边塞之上守烽火的亭子。由、由火会意,遂声。鱞,篆文字,是字的省略。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0705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