薈(荟) 艸多皃。从艸,會声。《诗》曰:“薈兮蔚兮。”①乌外切(wèi)②
【注释】
①薈兮蔚兮:语见《诗经·曹风·候人》。今本原文是:“荟兮蔚兮,南山朝(zhāo jī,早晨云气上升)。”朱熹注:“薈、蔚,草木盛多之貌。”
②乌外切:今读音huì。
【译文】
薈,草多的样子。从艸,會声。《诗经》说:“像草木一般繁茂啊,南山之上早晨云气升腾的情景。”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0705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