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 葵中蚕也①。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诗》曰:“蜎蜎者蜀。”②市玉切(shǔ)
【注释】
①葵中蚕: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葵)似作桑为长。许言蚕者,蜀似蚕也。”译文从段说。
②蜎蜎者蜀:语见《诗经·豳风·东山》。
【译文】
蜀,桑木中形状像蚕一样的害虫。虫作形旁,上面的“目”象征着蜀虫的头的样子,中间的象它的体形蜎蜎屈曲的样子。《诗经》说:“身躯蜎蜎屈曲的是蜀虫。”
【参证】
甲文作、、。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字为全体象形。上目象蜀头,古文多以目代首者。象身之蜎蜎。”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0705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