㷭[烽] 燧①,候表也②。边有警则举火。从火,逢声。敷容切(fēng)
【注释】
①燧:《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闻烽举燧燔。”司马贞索隐引韦昭说:“熢(烽),束草置之长木之端,如挈皋(桔槔),见敌则烧举之。燧者,积薪,有难则焚之,熢主昼,燧主夜。”许氏以燧释烽,浑言之。
②候: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广雅》:‘、虞、候,望也。’”
【译文】
,像燧火一样的信号,是瞭望敌情用以报警的标志。边境有警就点火。从火,逢声。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0705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