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頓 |
释义 | 頓 dùnㄉㄨㄣ`都困切,去,慁韻,端。文部。 ㊀以頭或腳叩地。見“頓首”、“頓足”。 ㊁扽,上下抖動使整齊。 荀子 勸學:“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 文選 演連珠之七:“臣聞頓綱探淵,不能招龍;振綱羅雲,不必招鳳。” ㊂停留,止息。 史記九二 淮陰侯傳:“今將軍欲舉倦獘之兵,頓之 王翦傳:“ 隋書 煬帝紀下:“每之一所,輒數道置頓。” 新唐書八一 惠宣太子業傳附 ㊃捨棄,消除。 文選 七啓:“於是駴鍾鳴鼓,收旌弛旆,頓綱縱網,羆[罷]獠回邁。” 注:“頓猶捨也。” 誠齋集三 和昌英叔久雨詩:“更著好風墮清句,不知何地頓閑愁。” ㊄跌倒。 竹書紀年上 ㊅廢壞,垮塌。 國語 周中:“君之武震,無乃玩而頓乎?” 論衡 幸偶:“ ㊆疲敝;困厄。 左傳 荀子 仲尼:“頓窮則從之疾力以申重之。” 注:“頓,謂困躓也。” ㊇卽時,頓時。 列子 天瑞:“凡一氣不頓進,一形不頓虧,亦不覺其成,不覺其虧。” 梁書 孔休源傳:“侍中 ㊈不鋒利。通“鈍”。 史記八四 賈生傳 弔屈原賦:“莫邪爲頓兮鉛刀爲銛。” 漢書四八 賈誼傳作“鈍”。又遲鈍。 漢書八四 翟方進傳:“號遲頓不及事,數爲史所詈辱。” ㊉量詞。一次曰一頓。 世説新語 任誕:“主人迎神出見,問以非時何得在此,( 舊唐書八六 章懷太子賢傳附 春秋 嘉慶一統志一九一 陳州府一 古蹟 南頓故城。 姓。 元和姓纂九 頓引 風俗通。 dúㄉㄨ' 古今韻會舉要當没切。 見“冒 18 頓丘頓牟頓足頓委頓首頓悟頓挫頓教頓萃頓筆頓頑頓頓頓遞頓愍頓遜頓漸頓顙頓躓41 置頓使勞頓躓頓一頓抑揚頓挫荒頓寢頓緜頓南頓北漸九頓首遲頓沈頓腰頓倚頓挫頓冒 |
随便看 |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15132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