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太和 |
释义 | 太和 ㊀古代指陰陽會和、沖和的元氣。 易 乾:“保合大和,乃利貞。” 疏:“以能保安合會大利之道,乃能利貞於萬物。” 後漢書六十上 馬融傳廣成頌:“殆非所以逢迎太和,裨助萬福也。” ㊁太平。 漢書一〇〇上 敘傳:“是以六合之内,莫不同源共流,沐浴玄德,稟卬[仰]太和。” 文選 七啓:“吾子爲太和之民,不欲仕 ㊂樂名。 1. 上邪曲爲 太和。 玄化, 大晉。見 晉書 樂志下。 2. 太和。見 金史 樂志上 雅樂。 ㊃縣名。 1.在今 讀史方輿紀要四二 汾州府 臨縣。 2.今屬 寰宇通志九 鳳陽府 潁州。 3.治今 讀史方輿紀要一一七 大理府。 ㊄山名。見“平山㊀3”。 ㊅年號。 1. 2. 3. 4. 5. |
随便看 |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15132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