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取 |
释义 | 取 qǔㄑㄩˇ七庾切,上,麌韻,清。侯部。 ㊀捕獲野獸或戰俘時割取其左耳。 周禮 夏官 大司馬:“大獸公之,小禽私之,獲者取左耳。” 注:“得禽獸者取左耳,當以計功。” 詩 豳風 七月:“取彼狐貍,爲公子裘。” 説文:“取,捕取也。” ㊁拿來,拿到手,與“舍”相對。 書 召誥:“大保及以庶邦冢君出取幣,乃復入,錫 孟子 萬章上:“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 ㊂選擇,採用。 論語 公冶長:“子曰:‘ ㊃索取,求取。 荀子 富國:“田瘠以穢,則出實不半,上雖好取侵奪,猶將寡獲也。” 文選 西京賦:“列爵十四,競媚取榮。” ㊄輕易征服城邑或戰敗敵軍。 春秋 注:“ ㊅助詞,相當“着”。 長慶集十二 短歌行:“歌聲苦,詞亦苦,四座少年君聽取。” ㊆姓。 正字通。 qǔ(舊讀qù)ㄑㄩˇ 經典釋文七喻切。侯部。 娶妻。 詩 齊風 南山:“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白虎通 嫁娶引 詩皆作“娶”。 qūㄑㄩ 集韻逡須切,平,虞韻,清。侯部。 ㊀疾走。通“趨”。 韓非子 難勢:“夫良馬固車,使臧獲御之則爲人笑, ㊁見“取 33 取士取友取予取巧取次取決取材取告取法取舍取32 唐僧取經去 |
随便看 |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15132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