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旃 |
释义 | 旃 zhānㄓㄢ諸延切,平,仙韻,照 ㊀赤色曲柄的旗。也作“旜”。 左傳 漢書五二 田蚡傳:“前堂羅鐘鼓,立曲旃。” ㊁毛織物。通“氈”。 史記一一○ 匈奴傳:“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 漢書七二 王吉傳上疏::“夫廣夏之下,細旃之上。” 注:“旃與氈同。” ㊂助詞。相當於“之”或“之焉”。 詩 唐風 采苓:“舍旃舍旃。” 箋:“旃之言焉也。舍之焉,舍之焉。” 左傳 注:“旃,之也。” 8 旃帳旃然旃裘旃蒙旃檀旃陀羅旃荼羅旃檀佛8 旌旃乙旃戎旃牛頭旃檀迦羅鳩馱迦旃延迦旃鄰提曲旃優旃 |
随便看 |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15132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