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象 |
释义 | 象 xiàngㄒㄧㄤˋ徐兩切,上,養韻,邪。陽部。 ㊀哺乳動物。力強,性溫順。門牙特長。 左傳 ㊁象牙曰象,如象牀、象笏。 禮 玉藻:“笏,天子以球玉,諸侯以象。” ㊂肖像,相貌。通作“像”。 書 説命上:“乃審厥象。” 傳:“刻其形象。” 三國志 魏 臧洪傳:“故身著圖象,名垂後世。” ㊃凡形於外者皆曰象,如氣象、星象。 易 繫辭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㊄摹仿,效法。 墨子 辭過:“人君爲飲食如此,故左右象之。” 晉書 衛瓘傳附 四體書勢:“(字)有六義焉。……象形者,日滿月虧,效其形也。” 周髀算經下:“天象蓋笠。 ㊅法令,法制。 書 舜典:“象以典刑。” 傳:“象,法也。法用常刑。” 管子 君臣上:“是故能象其道於國家,加之於百姓,而足以飾官化下者,明君也。” 注:“象,法也。謂能本道而立法。” ㊆指卦象和爻象。卽卦和爻所象徵之事物及其位置關係。參見“象傳”。 ㊇酒器名。 禮 明堂位:“犧象, ㊈通譯之官。 禮 王制:“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其欲……南方曰象。” ㊉武舞名。 禮 内則:“成童舞 象。” 姓。 通志二九 氏族五引 姓苑:“ 70 象人象口象山象王象牙象主象生象外象州象刑象形象豆象車象武象林象事象罔象物象服象邸象牀象度象弭象胥象浦象馬象恭象笏象郡象教象冕象尊象揥象棋象觚象路象筵象傳象瑱象管象箸象舞象穀象鞋象賢象數象劍象緯象蹄象環象聲象戲象輿象鍪象闕象簟象𥳑象魏象櫛象辭象譯象山集象牙籠象外句象載瑜象山書院象山學案象耕鳥耘象箸玉杯象齒焚身67 畫象小象渾象圓象乾象曆象考成七國象戲觀象臺包羅萬象蛇吞象徵象遺象元象魏象樞法象舞象圖象龍象鑄鼎象物三象垂象星象太平無象鏤象醉象郭象意象儀象考成立象燧象犧 |
随便看 |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15132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