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板 |
释义 | 板 bǎnㄅㄢˇ布綰切,上,潸韻,幫。元部。 ㊀片狀的木頭。後片狀物皆稱板,如鐵板、石板等。 左傳 疏:“板,在(牆)兩旁臥障土者。” 杜工部草堂詩箋二二 過故斛斯校書莊之二:“斷橋無復板,臥柳自生枝。” ㊁古時帝王詔書或官府的文件、記錄都寫刻在板上,故稱板,通行紙張後,仍沿稱板。 後漢書五四 楊震傳附 ㊂以板授官。 南齊書 褚炫傳:“ ㊃笏,手板。 梁書 王僧孺傳與 ㊄印板。見“印板”、“板本”。 ㊅舊時笞刑刑具,卽板子。亦用作量詞。 元曲選 金綫池四:“旣然 ㊆樂器中用以打節拍的板。 隋煬帝集 望江南詞:“檀板輕聲銀甲緩。” 樊川集一 逢裴坦判官歸宣州因題贈詩:“畫堂檀板秋拍碎,一引有時聯十觥。” ㊇拘滯,嚴正不通融。 圖畫見聞誌一 論用筆得失:“又畫有三病,皆繫用筆。……版者,腕弱筆癡,全虧取與,物狀平褊,不能圓混也。” 元明事類鈔八 户部 張板知名:“及 ㊈板結,結成硬塊。 天工開物一 乃粒 菽:“凡種綠豆,一日之内,遇大雨板土,則不復生。” 21 板巾板本板官板板板兒板屋板桐板栗板渚板授板眼板障板蕩板橋板築板輿板藍板職板籍板橋雜記板板六十四50 號 |
随便看 |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15132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