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蔽 |
释义 | 蔽 bìㄅㄧˋ必袂切,去,祭韻,幫。月部。 ㊀遮蓋,遮擋。 楚辭 九歌 國殤:“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史記 項羽紀:“ ㊁隱蔽,隱藏。 三國志 魏 武帝紀 注引 魏武故事:“欲以泥水自蔽,絶賓客往來之望。” ㊂蒙蔽。 論語 陽貨:“女聞六言六蔽矣乎?” 疏:“蔽謂蔽塞不自見其過也。” 商君書 修權:“賞厚而利,刑重而必,不失疏遠,不違親近,故臣不蔽主,而下不欺上。” ㊃槪括。 論語 爲政:“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疏:“蔽猶當也。古者謂一句爲一言, 詩雖有三百篇之多,可舉一句當盡其理也。” ㊄判斷,判決。 小爾雅 廣言:“蔽,斷也。” 書 康誥:“罰蔽殷彝,用其義刑義殺。” 傳:“其刑罰斷獄用殷家常法。” ㊅博具。 楚辭 招魂:“菎蔽象棊,有六簙些。” 注:“菎,玉也;蔽,簙著,以玉飾之也。” piēㄆㄧㄝ 集韻匹蔑切,入,屑韻,滂。月部。 拂,擦。通“撆”。 史記八六 荆軻傳:“太子逢迎,却行爲導,跪而蔽席。” 索隱:“蔽,音疋結反。蔽猶拂也。” 12 蔽扞蔽芾蔽匿蔽晦蔽塞蔽罪蔽獄蔽賢蔽膝蔽櫓蔽形術蔽月羞花17 干雲蔽日蒙蔽蕃 |
随便看 |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15132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