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正 |
释义 | 正 zhèngㄓㄥˋ之盛切,去,勁韻,照 ㊀平直,端正。與偏斜相對。 書 説命上:“惟木從繩則正。” 國語 周下:“且夫立無跛,正也。” 論語 堯曰:“君子正其衣冠。” ㊁正直,公正。 論語 憲問:“ ㊂準則,標準。 商君書 開塞:“務勝則爭,力征則訟,訟而無正,則莫得其性也。” 世説新語 術解:“(田父)得 ㊃正常,正當。 書 無逸:“乃變亂先王之正刑。” 史記六九 蘇秦傳:“伐 ㊄決定,攷定。 詩 大雅 文王有聲:“維龜正之, 周禮 天官 宰夫:“歲終,則令羣吏正歲會。” ㊅正值,對着。 書 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論語 陽貨:“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 經義述聞二 正乎凶也。 ㊆純一不雜。 漢書六三 廣陵厲王胥傳:“宮園中棗樹生十餘莖,莖正赤。” ㊇治理。 禮 經解:“禮之正國也,猶衡之於輕重也。” ㊈匡正,糾正。 論語 學而:“就有道而正焉。” ㊉正法,治罪。 周禮 夏官 大司馬:“賊殺其親則正之。” 注:“正之者,執而治其罪。” 長官。 書 説命下:“昔先正保衡。” 禮 王制:“成獄辭,史以獄成告於正,正聽之。” 注:“正,於 嫡。與“庶”相對。 穀梁傳 作爲主體者。與“副”相對。 隋書 經籍志:“爲正副二本,藏於宮中。” 正面。與“反”相對。 紅樓夢十二:“從搭褳中取出個正面反面皆可照人的鏡子來。” 副詞。恰;止,僅。 論語 述而:“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世説新語 自新:“乃自 連詞。卽使,縱使。 漢書八九 黃霸傳:“ 讀書雜志 漢書十一 武五子傳 正。 政治,政教。通“政”。 漢書四三 陸賈傳:“夫 注:“正亦政也。” 憑證。通“證”。 儀禮 士昬禮:“女出于母左,父西面戒之,必有正焉,若衣若笄。” 正義引 姓。 漢書 郊祀志上有 zhēngㄓㄥ諸盈切,平,清韻,照 ㊀箭靶。見“正 ㊁農曆一年的第一箇月。 書 舜典:“月正元日。” 字詁 正。 ㊂通“征”。 1.賦税。 周禮 夏官 司勳:“惟加田無國正。” 注:“正,謂税也。” 2.力役。 禮 燕義:“司馬弗正。” 疏:“正,役也。” 125 正一正丁正士正大正方正元正支正牙正177 卜正車正結正官正糾正修正訂正少正卯大正里正匡謬正俗曆正朝 |
随便看 |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15132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