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敦 |
释义 | 敦 dūnㄉㄨㄣ都昆切,平,魂韻,端。文部。 ![]() ㊀惇厚,篤厚。 易 臨:“敦臨,吉,无咎。” 老子:“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 ㊁茂盛。見“敦牂”。 ㊂督促,勉勵。 孟子 公孫丑下:“使虞敦匠事。” 曹子建集五 贈徐幹詩:“親交義在敦,申章復何言。” duīㄉㄨㄟ都回切,平,灰韻,端。微部。 ㊀治理。 詩 魯頌 閟宮:“敦 ㊁猶投擲,迫逼。 詩 邶風 北門:“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遺我。” 箋:“敦,猶投擲也。” 釋文:“ 韓詩云:敦,迫。” ㊂孤獨貌。 詩 豳風 東山:“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㊃見“敦 duìㄉㄨㄟˋ 集韻都内切,去,隊韻,端。微部。 ㊀盛黍稷之禮器。上下合成圓球形,似簋有蓋有足。 禮 明堂位:“ 觀堂集林二 説彝。 ㊁怒,怨。通“憝”。 荀子 議兵:“有離俗不順其上,則百姓莫不敦惡,莫不毒孽,若祓不祥。” dùnㄉㄨㄣˋ都困切,去,慁韻,端。文部。 ㊀竪。 莊子 列禦寇:“ ㊁見“渾敦”、“困敦”。 ㊂高土堆。見“敦 túnㄊㄨㄣˊ 集韻徒渾切,平,魂韻,定。文部。 布陳,屯聚。通“屯”。 詩 大雅 常武:“鋪敦 漢書八七上 揚雄傳 甘泉賦:“敦萬騎於中營兮,方玉車之千乘。” tuánㄊㄨㄢˊ度官切,平,桓韻,定。文部。 ㊀聚攏。 詩 大雅 行葦:“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 ㊁圓形。通“團”。 詩 豳風 東山:“有敦瓜苦。” 釋文:“敦,徒丹反。” diāoㄉㄧㄠ 集韻丁聊切,平,蕭韻,端。微部。 采飾。通“雕”。見“敦 dàoㄉㄠˋ 集韻大到切,去,号韻,定。微部。 覆蓋。 周禮 春官 司几筵:“每敦一几。” 注:“敦,讀曰燾。燾,覆也。” 33 敦22 王敦靜敦珠槃玉敦封敦可 |
随便看 |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115132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