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窐(𤬿)”。甑下孔。淮南子説山:“獘箄甑,在袇茵之上,雖貪者不取。”楚辭漢嚴忌哀時命“璋珪雜於甑窐兮”洪興祖補注引淮南子原注云:“瓾,甑帶,音鼃。”按,舊本淮南子注誤爲“瓾,讀鼃黽之黽也。”字彙據此以“瓾”讀“母耿切,音猛”。誤。王念孫讀書雜志一四:“説文﹑玉篇﹑廣韻﹑集韻﹑類篇皆無‘瓾’字,瓾當作𤬿,字之誤也。…𤬿字不得音黽,注當作‘𤬿讀鼃黽之鼃。’”王説可信。
按,説文無瓾字,穴部有窐字,云:“甑空也。”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34634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