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足,與“豐”相對。禮記王制:“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用地大小,視年之豐。”引申指瘠薄。大戴禮記易本命:“息土之人,美;土之人,醜。”
使少,虧損。莊子達生:“臣將爲鐻,未嘗敢以氣也,必齊(齋)以静心。”文選漢曹操七啓八首并序:“精神乎虚廓,廢人事之紀經。”
衰敗,凋敝(此爲虧損的結果)。淮南子時則:“秋行夏令,華;行春令,榮;行冬令,。”
通“眊”。不明,昏亂。漢書景帝紀:“不事官職亂者,丞相以聞,請其罪。”
無,没有。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訖於孝武後元之年,靡有孑遺,矣。”
按,説文無耗有秏,在禾部。宋李從周字通:“耗即秏字。”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34634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