腽肭見“腽”字條。
農曆朔日而月見東方。説文:“䶺,朔而月見東方謂之縮䶺。”徐灝説文段注箋:“合朔不應見月而尚見東方,言其(指月)行遲也。”(按,此上月底之月相,今初一見,故言月行遲。爲曆法有誤所致,非月行遲也。)也作“朒”。引申指不足,虧缺(今義)。
按,説文䶺字在月部。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34634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