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是的。詩周南葛覃:“害澣害。”又小雅甫田:“嘗其旨。”公羊傳隱公四年:“隱公曰:‘。’”
閉塞,不通。與“泰”相對。易序卦:“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文選晉潘岳西征賦:“豈地勢之安危,信人事之泰。”
惡。與“臧”相對。易鼎:“顛趾,利出。”注:“否,謂不善之物也。”
通“鄙”。書堯典:“德,忝帝位。”史記五帝本紀作“鄙德”。
不:否不:弗
按,説文否字在口部,又在不部,重出。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34634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