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前殺牲取血以爲衅禮之用。玉篇:“衈,耳血也。”穀梁傳僖公十九年:“用之者,叩其鼻以社也。”范甯注:“衈者,釁也,取鼻血以釁祭社器。”禮記雜記下:“門﹑夾室皆用雞,先門而後夾室。其皆于屋下。”鄭玄注:“衈謂將刲割牲以釁,先滅耳旁毛薦之。耳聽聲者,告神欲其聽之。”又爲祭名,殺牲禽血以祭。廣韻:“衈,殺雞血祭名。”周禮秋官士師:“凡刉珥,則奉犬牲。”鄭玄注:“珥讀爲衈,刉衈,釁禮之事。用牲毛者曰刉,羽者曰衈。”
中醫指眼或耳中出血。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百病主治藥上:“耳血曰,眼血曰。”
按,説文無衈字。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34634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