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1196⾏hánghang胡郎切,音航,平唐,匣。陽部。 道路。爾雅釋宫:“行,道也。”詩豳風七月:“女執懿筐,遵彼微。”毛傳:“微行,牆下徑也。”孔穎達疏:“行,訓爲道也。步道謂之徑,微行爲牆下徑。”微行即小道。國語晉語四:“夙夜征。”韋昭注:“行,道也。”吕氏春秋下賢:“桃李之於者,莫之援也;錐刀之遺於道者,莫之舉也。” 行列。詩大雅常武:“左右陳,戒我師旅。”釋文:“行,列也。”吕氏春秋辯土:“衡必得,縱必術。正其,通其風。”高誘注:“行,行列也。”又特指古代的兵制,二十五人爲行。左傳隱公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出犬﹑雞,以詛射潁考叔者。”杜預注:“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引申爲排行,輩份。史記汲鄭列傳:“(鄭莊)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天下有名之士也。”漢書蘇武傳:“漢天子我丈人也。”清蒲松齡聊齋誌異蕭七:“徐問其族姓,女自言:蕭姓,七。” 工商交易處。唐康駢劇談録上:“逕詣市東肉,以善價取之。”宋耐得翁都城紀勝諸行:“市肆謂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爲。”引申爲行業。宋吴自牧夢粱録民俗:“且如士農工商諸百户衣巾裝著,皆有等差。”又表示複數,相當於“等”“們”。唐韓愈陪杜侍御遊湘西兩寺詩:“羣忘後先,朋息棄拘檢。”明賈仲名金安壽二折:“便那女娘心思十分巧,其實的刺不成﹑綉不到。”又用作量詞。吕氏春秋行論:“燕王聞之,泣數而下。”唐杜甫絶句之三:“兩個黄鸝鳴翠柳,一白鷺上青天。” 器物質量粗劣,不堅實。周禮地官胥師:“察其詐僞飾儥慝者而誅罰之。”鄭玄注:“飾行儥慝,謂使人行賣惡物於市,巧飾之令欺誑買者。”王引之經義述聞周官上:“古人謂物脆薄曰行。”潛夫論浮侈:“以完爲破,以牢爲。”汪繼培箋:“古者謂物不牢爲行。” xínghaeng户庚切,平庚,匣。陽部。行走。説文:“行,人之步趨也。”詩唐風杕杜:“獨踽踽,豈無他人!”論語述而:“三人,必有我師焉。”引申爲離去。左傳僖公五年:“宫之奇以其族。”杜預注:“行,去也。”漢王褒洞簫賦:“時奏狡弄,則彷徨翱翔,或留而不,或而不留。”又引申爲指去世。吕氏春秋知接:“管仲有疾,桓公往問之。…管仲曰:‘齊鄙人有諺曰:居者無載,者無埋。’今臣將有遠,胡可以問?” 經歷。國語晉語四:“文公問元帥於趙衰,對曰:‘郤縠可,年五十矣。’”韋昭注:“行,歷也。”管子問:“城粟軍糧,其可以幾何年也?”尹知章注:“行,由經也。” 運動,運行。論語陽貨:“四時焉,百物生焉。”荀子天論:“天有常。”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古代一些思想家以“五行”來解釋世界萬物的構成及其相互關係,後來中醫藥學也借用“陰陽”“五行”學説來説明人體的生理現象與病理變化。 行行 不停地前行。古詩十九首之一:“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别離。”文選漢曹操苦寒行:“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餓。” 指時序運行。唐王建行見月詩:“月初生,居人見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馬上看盈缺。” 指行旅,旅行者。宋梅堯臣送毛秘校罷宣城主簿被薦入補令詩:“以此贈行行,無酒勿怪我。” 做,從事。書湯誓:“非台小子,敢稱亂,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荀子大略:“口言善,身惡,國妖也。”引申爲施行,實行,執行。易繫辭上:“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之謂之通。”孔穎達疏:“因推此以可變而施行之,謂之通也。”論語微子:“道之不,已知之矣。”韓非子外儲説左上:“賞罰不信,則禁令不。”又爲行動。商君書更法:“疑無成,疑事無功。”晉書謝安傳:“晉祚存亡,在此一。” 兼代(官職)。後漢書陳俊傳:“於是拜俊太山太守,大將軍事。”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太祖備武將軍。”資治通鑑後漢高祖乾祐元年:“丙寅,以(侯)益兼中書令,開封尹。” 將,將要。詩魏風十畝之間:“與子還兮,十畝之外兮。”朱熹集傳:“行,猶將也。”文選三國魏曹丕與吴質書:“歲月易得,别來復四年。”李善注:“行,猶且也。” 古代官名,即行人,使者。左傳襄公二十九年:“鄭伯有使公孫黑如楚,辭曰:‘楚﹑鄭方惡,而使余往,是殺余也。’伯有曰:‘世也。’”杜預注:“言女(汝)世爲行人。”管子小匡:“王子城父爲將,弦子旗爲理,甯戚爲田,隰朋爲。”尹知章注:“行,謂行人也。” 樂曲,樂章。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酒酣,臨邛令前奏琴曰:‘竊聞長卿好之,願以自娱。’相如辭謝,爲鼓一。”司馬貞索隱:“行者,曲也。此言鼓一再行,謂一兩曲。”又爲一種樂府古詩體裁。宋王灼碧鷄漫志一:“古詩或名曰樂府,謂詩之可歌也。故樂府中有歌有謡,有吟有引,有有曲。” 漢字字體的一種,即“行書”。唐張彦遠法書要録行書:“案行書者,後漢潁川劉德昇所作也。即正書之小僞,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元史趙孟頫傳:“篆﹑籀﹑分﹑隸﹑真﹑﹑草書,無不冠絶古今,遂以書名天下。” xíng(舊讀 xìng)haengH下更切,去映,匣。陽部。行爲。論語公冶長:“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禮記樂記:“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刑以防其姦。”引申爲品行,德行。楚辭戰國屈原九章橘頌:“年歲雖少,可師長兮;比伯夷,置以爲像兮。”三國志吴書吴主傳:“陸遜陳其素。” 巡視,巡狩。禮記樂記:“釋箕子之囚,使之商容而復其位。”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濁漳水:“賊不自安,世祖令其歸營,乃輕騎其壘。” hànghangH下浪切,音沆,去宕,匣。陽部。行行剛强自負的樣子。論語先進:“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何晏集解引鄭玄曰:“樂各盡其性。行行,剛强之貌。”唐元稹青雲驛詩:“上天勿行行,潛穴勿悽悽。吟此青雲諭,達觀終不迷。” 行,走,奔,跑。見“走”字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