裊1220⾐niǎo五音集韻奴鳥切。宵部。 “褭”的俗體。用絲帶裝飾馬。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爵,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顔師古注:“以組帶馬曰裊,簪裊者,言飾此馬也。”參見“簪”字及“褭”字條。 裊裊聯緜字。詩詞中也單用。 草木柔弱細長的樣子。初學記四北齊魏收晦日泛舟應詔詩:“裊裊春枝弱,關關新鳥呼。”唐元稹春餘遣興詩:“簾開斜照入,樹游絲上。” 體態柔美的樣子。明陸采明珠記由房:“裊裊仙姿,嬌羞終是女孩兒。” 煙氣繚繞的樣子。宋蘇軾青牛嶺高絶處有小寺人跡罕到詩:“暮歸走馬沙河塘,爐煙裊裊十里香。”宋柳永樂章集雪梅香:“漁市孤煙寒碧,水村殘葉舞愁紅。” 形容聲音宛轉悠揚。唐杜甫猿詩:“裊裊啼虚壁,蕭蕭掛冷枝。”明葉小鸞艷體連珠脣:“裊裊餘歌,動清聲而紅綻。” 微風吹拂的樣子。宋陸游舟中對月詩:“江空裊裊釣絲風,人静翩翩葛巾影。”唐温庭筠楊柳枝:“宜春苑外最長條,閒春風伴舞腰。” 裊娜雙聲聯緜字。 草木柔弱細長的樣子。唐李白侍從宜春苑奉詔賦詩:“池南柳色半青青,縈煙裊娜拂綺城。” 體態輕盈美的樣子。唐韓偓裊娜詩:“裊娜腰肢淡薄粧,六朝宫樣窄衣裳。”一本作“褭娜。” 按,説文裊作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