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漢書息夫躬傳:“已絶,血從鼻耳出。”顔師古注:“咽,喉嚨。”
吞。孟子滕文公下:“三,然後耳有聞,目有見。”這個意義也寫作“嚥”。
聲塞。後漢書董祀妻傳悲憤詩:“含哀兮涕沾頸。”引申爲充塞。新序雜事:“雲霞充,則奪日月之明。”
嗌齸:咽咽:嚥咽:噎(䭇𩜺饐)咽㖶欭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34634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