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融洽。説文:“諧,詥也。”書舜典:“八音克,無相奪倫。”左傳襄公十一年:“如樂之和,無所不。”引申爲會合,稽合。論衡自紀:“於經不驗,集於傳不合。”
詼諧。漢書東方朔傳:“上以朔口辭給,好作問之。”
商定,商量好(後起義)。後漢書宦者傳:“當之官者,皆先至西園價,然後得去。”李賢注:“諧謂平論定其價也。”引申爲辦成。後漢書五行志一:“南陽有童謡曰:‘不,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
諧:龤𩤠諧:和(咊)和:龢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34634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