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言文汉字:

 

汉字
释义 1296⾔shísyik賞職切,入,審。職部。

知道,認識,能辨别。説文:“一曰知也。”大雅皇矣:“不不知,順帝之則。”論語陽貨:“多於鳥獸草木之名。”用作名詞,指相知的朋友。梁書王茂傳:“年數歲,爲大父所異,常謂親曰:‘此吾家之千里駒。’”劉禹錫元日感懷:“異鄉無舊,車馬到門稀。”

知識,見解。文選張衡東京賦:“鄙夫寡。”王逸楚辭章句:“智彌盛者其言博,才益多者其遠。”

zhìtsyiH職吏切,去,照。職部。

記住。論語述而:“默而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文選戰國宋玉神女賦:“寐而夢之,寤不自。”李善:“如有可記也。”引申爲加上標記。禮記檀弓上:“曰:‘吾聞之,古也墓而不墳,今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也。’於是封之,崇四尺。”又爲標記,標誌。漢書王莽傳下:“訖無文號旌旗表,咸怪異之。”後漢書馮異傳:“進止皆有表。”這一意義後來多作“誌”。

旗幟。釋名釋言語:“,職也。有章幟可按規也。”左傳宣公十二年:“前茅慮無。”杜預:“茅,明也。或曰:時以茅爲旌。”

古代鐘鼎上凸出的文字。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五:“案博古圖古器俱有款zhì),款謂陰字,是凹入者;謂陽字,是凸出者。款在外,在内。”史記封禪書:“鼎大異於衆鼎,文鏤無款,怪之,言吏。”

通“適(shì)”。適才,剛才。左傳成公十六年:“見不穀而趨,無乃傷乎?”惠棟補注:“當爲適。”

知,識,記,誌。“知”是一般的知道,“識”(入聲)常常是比較深的認識。作名詞時,“知”(去聲)是智慧﹑才智,“識”是知識﹑見解,差别更明顯。“識”(去聲)和“記”的區别,“識”爲記住,“記”是記得。“記”是“識”的結果。雖然“記”也有作記住講的,但一般多作記得講。“誌”是“志”的後起分别字,作記述講,中古以後,“誌”﹑“識”(去聲)同音,故記得義多作“誌”。
職,識,幟,志。見“職”字條。

志:識

随便看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34634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8 0: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