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君主傳達命令或徵調兵將用的憑證,雙方各執一半以驗真僞。説文:“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史記魏公子列傳:“如姬果盜晉鄙兵與公子。”孝文本紀:“初與郡國守相爲銅符﹑竹使。”用爲動詞,指符合。貨殖列傳:“豈非道之所而自然之驗邪?”
符命。方士認爲天授的祥瑞。漢董仲舒舉賢良對策一:“此蓋受命之也。”
符籙(後起義)。抱朴子内篇遐覽:“鄭君言,出於老君,皆天文也。”唐王建贈溪翁詩:“看日和仙藥,書救病人。”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34634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