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荅”。
對對方的行事等作出回應。尚書顧命:“燮和天下,用揚文﹑武之光訓。”僞孔傳:“用對揚聖祖文﹑武之大教。”引申指用語言回應對方的提問。論語憲問:“南宫𨓈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南宫𨓈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表示應允,同意别人的言行。詩小雅雨無正:“凡百君子,莫肯用訊,聽言則,譖言則退。”
按,説文無答字。清邵瑛説文解字羣經正字:“説文無答字,正字當作荅。”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34634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