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作“澰”。
水際。文選晉潘岳西征賦:“華蓮爛於渌沼,青蕃蔚乎翠。”李善注:“瀲,波際也。”
漂浮。文選晉郭璞江賦:“或泛於潮波,或混淪乎泥沙。”
瀲灩叠韻聯緜字。
水波蕩漾貌。文選晉木華海賦:“爾其爲狀也,則乃浟湙瀲灩,浮天無岸。”
水滿溢貌。唐白居易對新家醖翫自種花詩:“玲瓏五六樹,瀲灩兩三杯。”又爲盈溢貌。唐劉禹錫故衡州刺史吕君集紀:“五行秀氣,得之若多者爲俊人。其色瀲灩於顔間,其聲發而爲文章。”
按,説文無瀲字。
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34634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